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邀请码繁体中文

资料搜索库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752|回复: 0

19、让人间有更多阳光《广播讲座》第2册

[复制链接]

10万

主题

10万

帖子

33万

积分

积分
338146
发表于 2023-6-21 04:03:4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让人间有更多阳光

大家知道,我们人有时候有很多的昏沉,大家知道什么叫昏沉吗?昏沉就是人昏昏沉沉的,就是今天不知道想干什么,明天也不知道想干什么,很多事情自己举棋不定,心有时候也搞不清楚到底会怎么样,在人间应该做些什么事情,好像就是稀里糊涂地过日子,胡思乱想。有时候,精神困乏,老觉得自己很疲倦,就是在我们东方电台做功德值班的那些佛友,他们有时候时间坐得长了,念经都会睡着。因为人的身心没有舒畅,所以他很容易睡着。举个简单例子,当一个人精神很振作的时候,他对某一件事情特别感兴趣的时候,他的精神非常集中,他就不容易睡觉。而对某一件事情,他觉得很被动,他觉得我做的这个事情,就像做一天和尚、撞一天钟一样,他没有一种新鲜感,他没有一种我要为众生去做出更大的贡献的想法,就算坐在那里,脑子里也是稀里糊涂的,一个人过于疲倦,过于昏沉,又没有一个思维能够指导他的境界,所以,在那里接接电话,一会儿念念经,一会儿就稀里糊涂地睡着了。那么,大家想一想,这是何种境界呢?这个就叫昏沉境界,也就是说你已经进入昏昏沉沉的境界。

大家知道,我们在家里就会经常这样。坐得久了,自己不觉得坐得久了,念经久了,自己不觉得念经久了,那么心神就会跑散,所以,我们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这个人在思维上才不会形成混乱。比方说,你正在烧饭的时候,因为你思想很集中,你知道水烧开后,水可能会满出,或者,你会觉得这个饭可能会烧焦,你的思想集中,你就不会睡觉。而有些事情,比如烧汤了,觉得要烧半小时,或者一个小时,那么人的思想就不往上去了,那个时候往边上一坐,去干其它事情了,把烧汤那个事情就忘得一干二净,连汤烧干了他都不知道。所以,我们学佛念经,也应该懂得我们要用心啊。你今天在这里做功德,你不要以为,我不是上班,因为我要用心回答人家问题,我要用心在念经,我今天在观音堂,我就要正念,因为菩萨就在我们边上,我们要懂得怎么样来转变,你如果坐在这儿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态平衡一点,为了觉得,我是在做功德了,我是在这儿接接电话了,我是在这儿念经了,实际上,你非但境界错乱,你的神魂也是错乱,你稀里糊涂地念经,你稀里糊涂地做功德,最后你得不到很正的念头,你就会丢失功德,最后还是一个做善事的感觉。所以,台长希望大家一定要明白,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,菩萨都在看着,我们所做的一切,也是我们用心在做着。

学佛学法要用心,不用心的话,什么事情都做不好,用了心,什么事情都能够解决。很多人不好好用心读书,结果考不上好学校;很多人不好好开车,不用心开车,最后撞车;很多人连吃饭都不用心吃,不好好吃饭,肠胃就坏了;很多人不好好用心来缕缕自己的思绪,跟他说什么话,讲出来都是稀里糊涂的。这就是不用心的效果,这就是心中空空洞洞,而没有一种境界,没有一种自己去追求的理念、佛理。这样的话,你只会得到一种利益之心。同样你稀里糊涂的,你一想到利益,你就会不稀里糊涂了,这样很容易会含上魔胎。大家知道什么叫魔胎吗?也就是说着魔。当一个人不好好念经,做什么都是心不定的时候,而且觉得赚钱很累,上班很累,做什么事情都很累,这个时候他的心空空洞洞的,突然之间有个人告诉他说,“哎,你知道吗,你如果投资一点什么,你中奖了……”那个时候,魔胎就会到他身上,因为他平时就是空空洞洞的,他平时都不知道佛法、佛理,他平时就只知道好吃懒做,所以,一旦有魔上身的时候,人家告诉他,你中奖了,他真的会相信,他会被人家骗的。这就是为什么平时要多念经啊,要用心来念经啊,可以抵挡魔胎。

听众朋友们,我们举手投足都能做佛,因为佛菩萨于无量劫以前,就是观知;因为佛菩萨在给人的感觉和印象,一举手,一投足,都是菩萨的。也就是说,我们学佛的人,自己做任何事情,要看一看,你像不像菩萨,你走路像不像菩萨,你举手,你的表情,像不像菩萨,因为所有的众生都在观知,就是都在看着你呢。你说,你跟着台长一起学佛学法,但是做出来的动作样子呢,又不像佛菩萨。这里刚刚说,我跟台长好好地在念经,一转眼又开始骂人了,你说说看,这是佛吗?所以,我们要种善根啊,我们学佛就要变成佛,我们学菩萨,我们就要成为菩萨。菩萨会不会做这件事情?菩萨会不会说这句话?菩萨会不会去想这件事情呢?这就叫举手投足都应成佛啊。而对佛菩萨多好,众生就得多少。你学菩萨越多,你所接触的众生就越多。你学佛菩萨越少,你的人缘,按照现代说法,就越少。想想看,菩萨是普度众生的,他以众生为上,而我们很多人,以自己的家庭为上,不愿意跟人家接触,不愿意多去帮助人家,试问一下,这样的人又能得到多少人缘,又能够得到多少人的帮助呢?

大家要明白,菩萨的一举一动,你如果成为像菩萨的样子了,实际上你就会得到很多众生对你的爱戴。台长如果不是这么多年一直跟大家弘扬佛法、救度众生,想想看,能够有这么多的众生跟着台长学佛修心吗?为什么菩萨少,而众生为什么滔滔皆是啊?因为在无量劫以前的众生,他们不知道学佛啊,他们不知道学菩萨啊。所以,他们到了今世,还是众生啊。而一个能够学菩萨的人,他可能来世就是佛菩萨。所以,当众生能够真正地从心里开始学佛后,他经过的无量劫之后,他慢慢地就知道,菩萨是何等的不容易。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维持着感情,如果你不懂得珍惜这些感情,很快就没有了。而当你能够忍辱,能够精进,能够懂得化解,你得到的就是你所拥有的。

听众朋友们,大家知道,佛菩萨少,众生多啊。所以叫佛菩萨多,众生少,佛菩萨少,众生多,大家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?如果大家都学菩萨、学佛了,众生就会少了。如果大家都不学菩萨、不学佛,那么众生就多了。大家想一想,是众生多好,还是众生少好?同样,大家想一想,是佛菩萨多好,还是佛菩萨少好呢?因为众生在受苦,如果大家都是佛菩萨的话,这个世界将是无比的美好啊。因为菩萨不会吵架,因为菩萨不会做坏事,因为菩萨整天帮助人家。如果我们活在一个佛国里面,都是菩萨和佛,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?我们有什么可以悲伤和烦恼的呢?就像我们如果到了一个自家人住在一起的大楼里面,如果大家都是相互帮助,都是非常善良的,那你会有什么烦恼呢?你一有烦恼,大家都帮助你,然而,现在就是自家人都帮助不了你啊,因为每个人的心都有罣碍,因为每个人都是只想着自己,没有想到人家啊。所以,这就是现在当今世界的众生多、菩萨少啊。因为菩萨都有愿力,因为菩萨都知道怎么样来救度众生。

台长经常说,我讲的白话佛法,每一个人都能自己对症下药,每一个人都以为台长在说他,实际上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大家要明白,每一个人都有缺点,每一个人都有麻烦,我们是人,很多的劣根性都是一样的,所以我们不要叹菩萨太少,实际上,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变成菩萨。就像我们现在看见当今世界一样,马路上公用电话的电话线都被剪掉了,听筒也被拿掉了,很多公共场所被人糟蹋得一无是处,这是看着众生在犯罪,这就是因为菩萨太少。菩萨太少,是因为众生没有去做菩萨。公共场所坏人太多,那是因为坏人没有去学好人啊。如果大家都做好人,都学菩萨,这个世界也是充满着阳光的,因为每个人都看到了乌云,以为乌云就是从天上来的,有的人就以为乌云就是阳光,实际上,他们看到的不是真正的太阳,而是看到的乌云遮住了阳光。所以,他就以为这个天就是这么昏暗的,等到有一天,乌云散过之后,他看见了太阳,他才知道,原来这个世界是这么的美好。就像我们众生一样,没有看见菩萨的时候,以为人都是这个样子的,每个人都是这么自私,每个人都是这么贪心,每个人都在做坏事,等到哪一天,当他看到菩萨的时候,他才觉得,哦,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好人啊,居然还有帮助人家的人啊,居然还有无私奉献的人。这就是他看见了阳光。台长希望我们学佛之人,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到阳光,而不要以为乌云就是阳光。

我们每一个人不要以为看到人间人的生活百态,就以为人就是这么的丑陋,难怪有人会写书,说丑陋的某某人。实际上讲的就是他看到的片面的地方,他看到了乌云,他没有看到人真正的本性是这么的善良。台长今天说白话佛法就是要把人们善良的心激活,来激活我们上进的心,没有嫉妒的心,没有烦恼的心,让我们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的心。就是要让众生看到阳光,而不要看到乌云。有了阳光,我们才会觉得大地这么的美好;有了阳光,我们才能感到阳光滋润着世界上的大地万物。而当你看到阴沉沉的乌云遮住阳光的时候,你的脸也是阴沉的,连你家里洗好的衣服都不能晒出去,这就是你感觉不到阳光。所以,希望大家看到阳光,抛弃乌云,看到前途,抛弃烦恼,我们每一天都是向着阳光在走近,而不是迎接着乌云。

【师父看图腾 知晓前世今生】
【〔视频〕正信正念 慧命长存 ——恩师卢军宏开示集锦】
【新加坡心灵法门共修会 十周年分享会花絮】
【〔视频〕法门初学者功课 + 上心香步骤】
【〔视频〕经文功效合集】
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念诵指南】
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简介】

App下载地址

安卓点击下载:


下载地址一下载地址二



   (点击二维码图片跳转下载地址)

感 恩 分 享   功 德 无 量


    恳请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慈悲,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慈悲!

    在此篇文章的编辑、整理过程中,如有不如理、不如法之处,恳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原谅、诸位佛菩萨和龙天护法菩萨原谅!

     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保佑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,都能够在心中种下一颗菩提种子,结下一份善缘,消业障、开智慧!

    如果您觉得此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动动手指转发到朋友圈或者推送给您需要的朋友。 感恩您的善举,随喜您的功德。也许正是您不经意的一次转发刚好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 。


更多推荐





上一篇:20、戒行引发善行《广播讲座》第2册
下一篇:18、学佛人自利利他《广播讲座》第2册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首页|网站大全|手机版|资料搜索库

GMT+8, 2025-1-4 09:07 , Processed in 0.255012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X3.4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