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初发心,自度度人,进入正等正觉的菩萨境界
学佛人要开悟,有一个“圆满次第”的修行方法。一个人修心要想修得圆满,它有一个程序、顺序,犹如先修小乘佛法,当小乘佛法修到一定的时候,再修大乘佛法。
师父现在教你们的就是直接学大乘、修小乘。小乘佛法是把自己先修好,叫自度,大乘佛法是救度众生,叫度人,所以自度度人,实际上就是由小乘佛法上升到大乘佛法。菩萨是度人的,所以能够度别人的人,他一定是自己已经修得很好了。
—觀 音 堂开示《 圆满次第的修心 》
所以在佛经上说:自未得度,先度他人,菩萨发心;自觉已圆,能觉他者,如来应世。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,不管哪个方面你要同时并进。所以现在末法时期,不是说你先把自己修好了,再去救别人。等到你修好的话,很多人就等不到你救了。你要有多少能力就去救多少人,一边在救别人的当中你先修道,再修自己的行。
——白 話 佛 法 开示 第 59 集《 不见本性 修法无益 》
佛法讲“勤修清净波罗蜜”,也就是说,修心的人要精进地修行,才会心中清净,这就是智慧的产生。有智慧的人不会失去菩提心——“恒不忘失菩提心”,有菩提心的人就是想去帮助别人。修到后来,产生了很多想去帮助别人的心的人,就是在证悟中。“灭除障垢无有余”,我们要消灭自己内心的业障和污垢。修心,内修、外修都有讲究,只是在外修没内修,内心的业障和污垢无法去除,就无法得到善果。“一切妙行皆成就”,凡是一切妙法——去救度别人的妙法,都会产生善良的果报。…
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等正觉心,拥有初发心,才会懂得怎么样在人间自度度他,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超脱凡人的境界,进入正等正觉的菩萨境界。
—白話佛法开示 第 73 《集初正则终正》
Wenda20180701B 39:58 自性如何生出功德
问:师父,自性如何生出功德?
答:自性也是宝啊,自性也是拥有三宝的,所以叫“自性三宝”。戒恶行善,本身就是自性当中有的(对)人在自性当中也有享人天之乐、享人天福报,但是在自性当中,你又懂得究竟无常,所以自性当中有一种,你想长乐的话,你就要脱离苦海啊。你在你的自性当中,要不停地修法修慧,你要想在自性当中追求那种脱离苦难的涅槃,就要利己利他,就是刚刚师父跟你们说的利己利人(明白了)然后你自己要尽心尽力,在人生有限的时间当中为利益众生而贡献自己,叫自觉觉他。
这就是我们说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变成在三宝当中的人生价值观了,也就是说,你懂得要尊重佛、尊重法、尊重僧众,自性当中要守戒,要精进,要忍辱,这些就是你的自性流露出来的智慧力量(明白了,谢谢师父开示)
Wenda20200223 28:22
如何理解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;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”
问:在《六祖惠能传奇》里有一首偈语说道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;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”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这里面的涵义。
答:很简单,你自己觉得这个事情有的就有了,没有就没有了。怎么叫“恰如”?就是你刚刚找到一个点……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,也是这个意思。你在人间去寻找,明明是在空性当中,全部都是清净的心,全部都是没有的,或者你找到了一些东西,实际上整个就是一个“兔角”,什么意思?这一点点的东西,可能根本就不存在,你去看到了,你去找到了,你给自己制造心靈的一种烦恼和创伤,那不就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吗?
(对。那是不是就有点像观世音菩萨一次开示说到的:入世间救度众生而不染尘缘罣碍?)对啊。你是医生,你又要救人,又不能被病人传染上(对)“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”,就是说你离开世间法则去追求成佛,就如希望兔子长出角一样,不可能的。你想想看,你离开世间去寻菩提……菩提就是到世间来救众生的,他“不离世间觉”,在世间才能成菩萨;菩萨离开了世间,离开了众生,他怎么成佛?(对。那我们应该怎么去修,可以做到这个境界呢?)你要成佛的话,要好好地救度众生,自己守戒,自度度人,这就是境界。
如何正确理解自度度人
问:有很多同修认为自度度人就是自己什么都不管,只管自己念经、静修,而不去帮助别人,等自己能量强了再去帮助别人。作为修大乘佛法的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自度度人?
答:首先,自己在修行当中可以帮助别人,这也叫自度度人;那么说自己修得好一点,然后再去帮助别人,也叫自度度人。所以他的理解是没错,只是他可能进入小乘佛法的概念、思维了,他觉得“我没有能量,我就没有这个胆量去帮助别人”,他是这样的。
我觉得只要他自己不犯错,自己好好地修,因为小乘佛法是大乘佛法的基础,把自己修好以后再去帮助别人,那也是一个修行的方法。只是心 靈 法 門是希望自度度人,自己在帮助自己、度自己的过程当中帮助别人;从帮助别人当中你会得到菩萨的加持和能量,去度人的人,慢慢地会懂得更多的道理,来加强自我修养和自己境界的提升;然后再帮助更多的人。实际上它是有一种因果关系的。
—弟子提问 2017年意大利弘法解答会